旧归无期

  • 作者:程大白
  • 佛系生活
  • 时间:2020-04-07
  • 人已阅读
  


       总是。。。。。。会看见——那个少年!
 
  耳边有风声,鸣声,风掠过枝叶的沙沙声,以及大翅蜻蜓拍翅膀、蚂蚁整齐行军的声音。我于这其中见到了那个少年,穿着大裤衩,光着膀子的少年。少年左手提着草帽的帽绳,右手握着一根短棍。阳光如玉,空气中有泥土的味道,枝叶淡淡的清香还有果子成熟的味道。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再次看向少年,大大的脑袋架在瘦小的肩膀上,从脖子到肚子都被晒成的土黄色,左手湿漉漉的草帽时不时地落下几滴水珠,草帽里面有桃、枣、和一小串葡萄,被水浸过的果子周身金莹透亮,就像少年现在的眼睛。他看着我,就这样的看着,然后额头上的皮肤压弯的眉毛,眉毛又压弯了眼角,少年咧开嘴,嘴角向上扬起,露出亮白亮白的牙齿在阳光下一闪一闪。
 
  这些年不知怎的我总是会想起那些年的自己和那些年的那段时光。可是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老人常说如果一个人总是习惯回忆过去,那就证明他/她已经老了。真的是这样吗?可是我的人生不过才过了二十几个春秋。呵!时光匆匆,心有不甘,誓要与时光争个高低?不知不觉心却走在了时间的前面!
 
  我的故乡在南方的一个小乡村,村子有一些大队组成,我就出生在其中的一个大队上。她有一个听起来蛮特别的名字“项庄”。虽然和“鸿门宴”上的项庄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比那些什么叫“刘庄”、“王庄”之类的俗名要好的多了!
 
  “项庄”并不大,和其他的大队相比其实是算小的了,一共就十几户人家。我家大抵位于其中心的位置,选了块比较好的地基,这是爷爷的功劳。家门前有大片大片的树,以果树居多,还有樟树,梧桐,刺槐.....和一些我到现在仍叫不出名字的树,春夏之季头顶总是一片的郁郁葱葱,即使盛夏亦感到舒爽之意。其中的桃树,梨树和枣树是母亲特地为我和哥哥种的,因为农村不像城里有那么多的零食。母亲深知其道便早早的种了些,并于我贪食的年纪能够结出果实。虽然那些果子现在看来算不上什么,但对于那些年的我来说,是我口欲的全部,是我的“便捷式小卖铺”。
 
  小卖铺往左经过一个小水池是我的秘密基地——30平方左右的刺杉林。一种叶子前端有刺状尖头的杉树,因为我和小伙伴们的长期光顾叶子的尖端反而变的很软向内卷一点都不扎人。每棵虽然都只有一米来高,但对于幼时的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只要往里一钻进去就会消失不见。春天的时候鸟儿会来这里安家,大多是麻雀,往往只要伸手就能碰到上面的鸟窝,并窥视其中的小生灵。鸟儿离开后每个鸟窝都是我的藏宝盒,放有我的玻璃弹珠,漂亮的糖果纸,木质和纸质的手枪,柳树枝做的炸弹棍,泥巴做成晒干后的汽车,弹弓,门把手以及一对麻将骰子。
 
  小卖铺往右是一户人家,一大片菜地以及大人们洗衣服的池塘。再往右是我和小伙伴们的“游乐场”,一个梯形的大片的草地。放学后我们会背着书包跑来在上面翻滚打闹,上面的草也因此从没有长高过并且质地柔然。上面还两个凸起的土堆,里面住着很久很久以前往生的人,但那时是我们争抢的宝座,一个爬上去,另一个争抢着跑过去把对方推下去自己再坐上去,一次一次乐此不疲,直到家里大人叫我们回家吃饭。白天只有我们在这里嬉戏打闹,到了晚上则是家家户户大人小孩一起纳凉的地方。大人们搬着长竹板凳拿着竹椅领着自家小孩过来,大家相互的聊着天,谁家的母鸡生了一堆小鸡了,谁家今天偷对方家田里的水了,谁谁前些天一起在哪里弄了一板车的柴火了。。。。。。我们躺在长竹凳上或坐在竹椅上,晃荡着双腿,看着周围飞过的萤火虫,听着村里的老人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讲稀奇鬼怪的故事。现在想来那时的日子过得真是特别快啊!也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家家户户再也不拖家带口的出来了,只是各家就着一个电扇盯着眼前发着光的机器度过一个个夜晚。我们也渐渐长大,不再去游乐场摔跤打闹,另一批年幼的“我们”有了新的娱乐方式。各种需要电力驱动的金属间或塑料制品。被冷落的“游乐场”仿佛报复似的上面的草开始疯长并且开始变得扎人,再不能舒服的躺下。没过几年甚至冒出一些多刺的植物,只能一次次的用大火才能清除,大火后的草地一片荒芜,只剩厚厚的一层黑灰,面目全非。
 
  时间滴滴答答轻轻的来了,大人们开始学会不只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有的去工厂,有的外出打工。以前的土坯房子几乎被红砖瓦房代替,有的甚至建起了楼房。彩电代替了黑白电视,自行车开始普及,孩子们有了“小霸王”......02年村子两侧开始修起了高速公路。推土机推掉了我的秘密基地,四分之一的“游乐场”。部分田地也被推掉,一些我们曾挖过红薯,抓过青蛙的田地。08年开始村子再没人种地,田地部分荒废,部分种上了树,部分承包给了个人,门前的果树开始不再结果子并相继死去。
 
  时间滴滴答答轻轻的来了,我们也开始长大,小学毕业,初中毕业,步入高中,大学毕业后各奔东西。我们不再去刺杉林捉迷藏,不再收集大人喝过啤酒后的瓶盖做飞镖,不再用啤酒瓶掏土房子里的野蜂,不再骑着长条竹子“打仗”,不再每年三月三去摘油菜田的清明菜和田埂上的牡蒿,不再每年的八九月份去松树丛找雁来蕈......
 
  “小时候 我常常望着窗外的天空 幻想长大以后 能实现从前做过的美梦 长大后发现世界真的不同 不知该要往哪走 还是停在原地一动也不动我无力在逃脱 眼看着时间溜走 想回到小时候 I wanna stay Or stay away ”“南拳妈妈”的“小时候”是这样唱的。15年在毕业几年后我来到了北京,在这里寻找更好就业机会。可是社会的压力让我与自己的梦想原来越远,我陷入的迷茫不知该往哪走。经历的越多越怀恋那时的旧时光,也许这是一种自我逃避吧。
 
  时间呐,你是不是该学学徐志摩。呵!也许这里没有你的康桥,所以你滴滴答答轻轻的来了,带走了一切,并且不愿悄悄的离开!

                                                                                                                                                                                                                                                                                    


                                                                                                                                                                                                                                                                                                                                          2018年6月于北京
                                                                                                                                                                                                                                                                                                                                                 
程大白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Top